第501章 二房余孽
昌平驿外,有文人士子坐在街上静坐。
昌平驿内,陈迹坐于正堂中压得八方烛火不动,他将鲸刀横在膝间闭目养神,呼吸均匀。
所有驿站官吏与太子皆被看押在正堂席地而坐,以免有人通风报信。
唯一的女客离阳公主上了二楼,其余人便是想上茅房,也直接在正堂里找个木桶解决,连太子都不能例外。
直到后院的鸡鸣声响起,‘离阳公主’带着一顶白色帷帽,从楼梯上走下来,对陈迹说道:“到时辰了吗?”
所有人转头看她,不知道她说的时辰是什么意思。
唯有陈迹睁眼看着天色:“不出意外,应该已经送走了。”
太子默默看着离阳公主,对方面容掩藏在白色轻纱之后,看不清身份。而陈迹所说的‘送走了’,应该是指真正的离阳公主和元城。
此时,离阳公主问道:“接下来什么打算,回京还是继续往前走?”
陈迹思忖片刻:“此时京城九门刚刚打开,就算有人想来昌平报信,也得傍晚才能到。我们继续往前走,看会不会有人按捺不住,钓几个人出来。”
离阳公主点点头:“好,按你说的办。”
太子轻声道:“武襄县男的任务便是掩护景朝使臣离去,既然已经达到目的,为何不直接返京?”
陈迹将鲸刀提在手中,回头看向身后的太子:“殿下怕死?”
太子起身拍了拍箭服上的灰尘:“孤并非怕死,只是不愿无谓的死。”
陈迹往外走去,根本不理会这位储君的心思:“殿下只管随着我走就行,不必多言。多豹,去唤齐斟酌牵马来,继续往北走。”
多豹转身去了后院马厩。
片刻后,羽林军牵着马匹来到门前,齐斟酌昨夜带人守在马厩里值守,此时身上还沾着马厩铺着的稻草。
他将缰绳递给陈迹:“师父,昨夜有人窥探过马厩,没抓到。”
陈迹点头:“知道。”
他将角弓挂在马鞍旁,对齐斟酌叮嘱道:“待会儿李玄在前开路,你在后面压阵……”
话未说完,‘离阳公主’正扶着‘元城’登上马车,却见太子忽然上前,在众目睽睽之下揭开对方帷帽,抛向空中。
所有人豁然转头看去,太子竟要在大庭广众之下,揭了‘离阳公主’的伪装,告诉所有人这位离阳公主是假的。
然而太子怔住了,他看着眼前的女人,不是离阳公主还能是谁?
太子是见过离阳公主的,眼前的女人眉眼与离阳公主一般无二!
他猛然看向陈迹却发现陈迹正沉静的看着自己。
太子喃喃道:“怎么会?离阳公主怎么会在队伍里,她不是已经走了吗?”
他又伸手去摘元城头上的黑布,可这一次离阳公主却捏住他的手腕:“殿下,适可而止。”
太子看着面前的离阳公主,一时间犹疑不定。
而昌平驿的人群里,分明有几人悄然离去。
陈迹牵着马来到太子面前:“殿下,上马吧。”
太子深深吸了口气:“武襄县男好手段,生怕刺客不入局,竟要借孤的手坐实离阳公主身份。”
陈迹平静道:“殿下,微臣逼你了吗?”
太子轻声道:“善谋者攻心,武襄县男明明什么都没做,只是利用孤心中恐惧,便让孤着了道。所以孤才说,好手段,如今所有人都以为,这辆马车里就是真的离阳公主和元城了。可孤想不通,这位离阳公主为何如此相像?”
陈迹笑了笑没有回答这个问题:“有人教过我,别让人知道你的意图,不然你的意图会成为你的软肋,走吧殿下,早些出昌平反而能安全些。”
说罢,他翻身上马,领着仪仗往城北出发。
……
……
昌平作为京城北方第一卫所,本就是往来行商歇脚之地。京城金贵,许多不愿进京再交一次税赋的商贾便将北方来的货物在此集中发卖,皮草、虫草、人参、鹿茸,只要是北方有的,都能在此看到。
这也是陆氏守在昌平经营,不愿进京的原因,由此往北可去崇礼关、景朝,往西去固原、大同、往东去塘沽,四通八达。
仪仗经过安富坊,路旁酒肆林立,人群熙攘。
夯土路旁有商贾用木板支起摊位,木板上摞着厚厚的皮毛,商贾高声叫卖。
陈迹策马走在仪仗最前方,缓缓转头打量着周遭。太子紧紧跟在他身后,离马车远远的。
就在此时,一辆牛车横在路中,车主扯着脖子与人对骂:“你有没有长眼,老子赶着牛车从这里过,你没长眼撞上来也怨老子?”
李玄在陈迹身后低声说道:“怎么办……”
话音未落,却见陈迹干脆利落的摘下马鞍上的角弓,开弓搭箭。羽箭如奔雷般离弦而出,直奔车主面门。
李玄心中一惊,没想到陈迹什么都不问就下了杀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