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为什么是1%,而不是1‰,他们就说不清楚了。
用这样的思维方式去做生意,给他们再多的投资,也是打了水漂。
“朱主任刚才算出来,湿润剂一年的市场规模是300万,那么,泽山所能拿到其中的几成呢?”高凡问道。
“几成?”朱健又被问住了,愣了一小会,他才用不确定的口吻说道,“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国内研制出来的湿润剂也就是五六种,我们的zsII型湿润剂是其中性能最好的,占据个两三成的市场,应当不成问题吧?”
高凡摇摇头:“朱主任恐怕太乐观了吧?首先,市场占有率不是单纯由性能决定的,销售的因素更重要。我想知道,如果泽研所现在开始生产湿润剂,要想卖到全国各个矿山去,朱主任准备派出多少业务员去推销?”
“……”
朱健无语,他是真没想过这个问题啊。
“泽山这边的钨矿,和泽研所的关系好,购买泽研所的湿润剂肯定是没问题的。但祁东那边的铁矿,会放弃它们本省的产品,接受咱们茂林出的湿润剂吗?”高凡继续问。
裴恒学轻声回答了一句:“恐怕够呛,祁东的冶金技术研究所,也搞了一种湿润剂。祁东那几家铁矿如果舍近求远,跑来买咱们泽研所的湿润剂,我估计祁东经委都会找他们算账的。”
“还有,朱主任说泽研所的zsII型湿润剂是性能最好的,这个判断未免也有些过于自信了。其实,湿润剂不外乎就是几种表面活性剂的组合呗,什么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月桂醇醚磷酸酯、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找一个合适配比,再加入一些助剂,要配出一种性能更优越的湿润剂,没多大难度吧?”高凡呵呵笑着说道。
朱健瞪大了眼睛:“原来高经理也懂化学?”
“高经理是北大化学系的学生。”萧平没好气地提醒道。朱健那话,实在是有些口无遮拦了,换成一个心胸狭窄一点的人,这会就该跟他急眼了。
高凡倒是没介意这些,他说道:“其实也是巧了,我们沧化科贸最早起家的产品,是化学清洗剂,其实也是几种表面活性剂的组合。用我们公司的生产装置,换个配方,不见得就生产不出能够和zsII相媲美的湿润剂。”
“我想,高经理应当对这个不会有兴趣吧?”朱健讷讷地说。
他们研究室开发出zsII型湿润剂之后,到几个矿山去做过实验,把矿山里工程师们唬得一愣一愣的,以为他们掌握了什么高科技。
其实自家人知道自家事,朱健和他的下属都很清楚,湿润剂这东西没啥神秘的,不外乎就是一些表面活性剂,渗在水里能够降低水的表面张力,从而加强对粉尘的吸附能力。
之所以没什么人研究这种产品,说到底还是市场太小,不值得去做。
大家都觉得湿润剂不是什么值得做的产品,自己又是如何算出一年300万的利润来的呢?
如果真的建个厂子,一年就能有300万的利润,像沧化科贸这样的企业岂能不蜂拥而至,届时自己还能守住多大的份额呢?
!-- 翻页上aD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