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91章 灌饭仙人
白送的东西不会被珍稀,陈曦也是明白这一点,所以在后续赏赐上才动了一些手脚,不过老实说,哪怕是动了一些手脚,就现实而言,有一份稳定工作的工人,确实是比当农民能活的更舒服一些。
后续随着社会的进程,哪怕陈曦努力的维持均衡,作为更靠近先进生产力的工人也必然会逐渐的在生活上超过在农村的百姓。
当前这种窝在农村吃社会红利的情况,不会太过长久,甚至真要说的话,现在能接受并且认同这种红利,是因为经历过之前反复的动乱,待日后接受了和平与繁荣的下一代,必然会追逐符合他们的物质与文化的需求,而不是现在这般窝在老家有干饭吃,有戏看,能吹牛的日子!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一代人也有一代人的理想。
在上一代人看来安稳富足的生活,在下一代人看来未必会是这么认为,很多时候,陈曦都觉得,大概在二十年后,会有很多和自己相熟的七级以上爵位,领了国内土地的老兵来找自己。
毕竟很多老兵因为自己不懂指挥,又没有什么野心,对于国外的封地没什么太深的想法,尤其以刘备麾下,分布在中原核心区的老兵为主,十个有八个都是抱着留在国内混日子,简直美滋滋的想法。
当然陈曦并不是说这种想法有问题,作为经历了黄巾之乱,诸侯之乱的那一代人,对于现在的生活非常满意那是理所当然的,加之有陈曦主政,普通百姓可能无法实现所谓的富足,对于这些能拿封地令的老兵而言,那是真的富足,甚至富足到了他们曾经无法想象的程度。
还是以江广为例,刘备起码两度暗示过江广,趁现在年轻,赶紧拿了封地令去中南找一块合适的地儿,将自己的封地建设起来,趁现在国家在高速发展的阶段,你靠着自己的爵位,靠着在陈曦面前刷脸,顺手多拿一些东西去外面,大家都会睁只眼闭只眼,这是你最好的建设封地的机会。
过了这个时候,哪怕陈曦还会准许你出去建国,但想要像现在这样多拿多占,拿脚圈地,随便在中南半岛自选什么的,可就没什么指望了。
然而江广根本听不进去,他就觉得国内的生活非常好,在冀州中山郡当郡尉真的是快乐到不行。
有一说一,确实是快乐,毕竟基本没有什么事。
历史已经证明了,大汉朝四百年下来,都尉是日渐可以撤除的,到汉末的时候,各地郡尉已经消失了。
陈曦将郡尉重新从历史之中薅出来,给这些人安排,一方面会是填补空缺,应对征兵制带来的冲击,另一方面也是给这些人一个体面。
毕竟这可是比两千石的官,是身份,是地位,是最能让社会认同的安排,终归自古以来的官本位思想已经腌入味了,真正能平淡的看待官职的人,还是非常稀少的。
实际上,仔细想想江广在中山郡主要干什么?不就是操练,然后领俸禄,到了妖师作祟之后,才有了非常正式的任务,之前江广实际上就是从一个距离家比较远的军营转移到了一个距离家很近的名义上不叫军营的军营,说白了,在陈曦这个层面,这些只是基础工资。
甚至应该说,这些是刘备和陈曦对于这些人曾经为国征战,建功立业一事的补偿,是因为你做了这些事,从公平的角度上,就应该有这些东西,所以在计算完毕之后,还给你了!
对此所有对于刘备和陈曦的感谢,在陈曦这个层面看来,其实都是没有必要,陈曦自忖所做的其实只是将士卒当年所付出的一切转化为同等的结果罢了,最多是其他人会从中吃掉一部分,或者直接漂没,以及整个社会在曾经已经习惯了这种行为。
于陈曦而言,他所做的其实不过是返本归元罢了,在正确的路线有付出就有回报,集合了所有的付出,夺取了超额的回报,那就应该有赏赐,纯粹的社会就应该是这样!
那赏赐是什么,是自选封地!
哪怕当前刘备麾下的将校士卒已经在国内领了自己的田亩,甚至现在在王五几个撺掇下,陈曦开放了本国士卒在国外理论存在的土地对国家租赁的业务,拿了全额的赏赐之后,依旧可以在需要的情况下,将自身的功劳置换成封地令,然后到国外自选封地。
要知道这是一个看着正常,实际上非常离谱的操作!请问,什么叫做刘备麾下的老兵在国内当着官,拿着爵位的俸禄和赏赐,在必要的情况下还能出去搞封地?这已经不是违规的问题了,这是赏了两遍,只是没人去管,但这种事情是不会长久的,迟早这个口子会收起来的。
现阶段没人提这个,那是规模不大,并且都是一些爵位不太高的老兵,可日后呢?日后要是列侯这么干呢?
那肯定是不行的,可以说在灭了贵霜之后,这个手尾肯定要清除的,总不能那个时候,既是汉室丞相,又是大型封国的国主吧,到了那一步,哪怕是别人眼瞎,恐怕也能看出来问题了。
只是很明显,现阶段刘备麾下的老兵很多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很多人明明在说话的时候认识到了这种操作,但却没有任何的举动,比方说江广那句,反正我搞不成封地,日后子嗣若有这个能力,觉得我这人过于知足常乐,没有野心,想要,去拿封地令就是了!
这话听着好像没有问题,但只要稍微想想就知道,这里面问题大了,为什么会存在双重的赏赐,两千石的官职不是赏赐吗?代表特权的爵位不是赏赐吗?宅院加田亩加俸禄不是赏赐吗?
可这些东西因为普遍性的存在,因为陈曦的辉光,让这种明明是大问题的玩意儿,成为了正常的现象,可能有人察觉,但却没有办法去说,因为第一个开口的人,得回答一个问题,为什么不能这样?
封建时代所有的不合理都可以归拢到封建上,而很明显,作为胜利者的刘备,可以将这些也全部推到封建上,胜利者享有一切,对吧!
只是让陈曦无奈的地方就在于,刘备麾下有名有姓的老兵,大多数都沉迷于现状,无法自拔,没有一点点进取心。
以至于陈曦明显给开的外挂到现在都没意识到,一副等我儿子长大了,给我儿子,我这个老东西现在就要在国内享受!
陈曦能说什么,陈曦只能捡好听的说,“经历了动乱的老兵知足常乐,乃是这个国家的中坚。”
可这要现实点说呢?
那就是这些出身自底层的老兵,现在享受的生活配得上他们的努力和运气,但未来的走向,应该也确实是会配得上自己的认知。
以后哪里还能像现在这样,陈曦明目张胆的给他们进行安排,甚至连孙乾都能整出来路过中南半岛的时候,顺手给自家小老弟的封地修条路,草,孙乾说这话的时候,心里真的没有一点数吗?
有呢,可太有了!
哪怕早先这么想的时候,没觉得有问题,到陈曦这边来说的时候,陈曦鼓掌,觉得干的好的时候,就应该意识到,这操作极其逆天!